亚短腿和中腿怎么判断折叠图,亚短腿示意图
亚短腿和中腿怎么判断折叠图,亚短腿示意图

在探究亚短腿和中腿的判断方法前,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几个关键
1. 什么是“亚短腿”和“中腿”?

“亚短腿”和“中腿”是根据马氏躯干腿长指数(Manouvrier's skelic index/Stem-leg length index)来划分的人体腿身比例类型。马氏躯干腿长指数的计算公式为:
[(身高 - 坐高) / 坐高] × 100
根据指数数值,可以将人体腿身比例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:
马氏躯干腿长指数 | 腿身比例类型 |
---|---|
80.0~84.9 | 亚短腿型 (subbrachyskelictype) |
85.0~89.9 | 中腿型 (mesatiskelictype) |
90.0~94.9 | 亚长腿型 (submakroskelictype) |
95.0~99.9 | 长腿型 (makroskelictype) |
亚短腿是指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在 80.0~84.9 之间的腿身比例类型,意味着腿部相对较短。
中腿是指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在 85.0~89.9 之间的腿身比例类型,意味着腿部长度处于中等水平。
2. 如何判断自己的腿身比例类型?
想要判断自己的腿身比例类型,最准确的方法就是测量身高和坐高,并利用马氏躯干腿长指数公式进行计算。具体步骤如下:
1. 测量身高:选择一面墙,将身体紧贴墙壁站立,用笔在墙上标记头部最高点,并用卷尺测量头部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,即身高。
2. 测量坐高:背靠墙壁坐在地板上,双脚并拢,双膝弯曲呈90度,用笔在墙上标记臀部最高点,并用卷尺测量臀部最高点到地面的距离,即坐高。
3. 计算马氏躯干腿长指数:将身高和坐高代入公式 [(身高 - 坐高) / 坐高] × 100 进行计算,得到的结果即为马氏躯干腿长指数。
4. 判断腿身比例类型:根据马氏躯干腿长指数的数值,对照上述表格即可判断自己的腿身比例类型。
3. 如何利用折叠图判断亚短腿和中腿?
折叠图是一种简单直观的判断腿身比例类型的方法,其原理是通过比较人体不同部位的长度比例来推断腿身比例类型。
亚短腿折叠图一般表现为上半身相对较长,腿部相对较短。在折叠图中,可以观察到以下特征:
上半身长度明显大于下半身长度。
腿部比例较短,膝盖位置接近胸部位置。
整体比例偏向于“五五身”或接近“五五身”。
中腿折叠图一般表现为上半身和下半身长度比例较为平衡。在折叠图中,可以观察到以下特征:
上半身长度与下半身长度比例相对均衡。
腿部比例适中,膝盖位置处于身体中段位置。
整体比例较为协调。
4. 亚短腿示意图
下面是一个亚短腿示意图,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亚短腿的腿身比例特征:

解释:
示意图中,人物的腿部比例相对较短,膝盖位置接近胸部位置。
上半身长度明显大于下半身长度,整体比例偏向于“五五身”。
5. 不同腿身比例类型的优缺点
不同的腿身比例类型各有优缺点,并不能简单地将某种类型定义为“好”或“不好”。
亚短腿的优点:
稳固性强: 亚短腿的人身体重心更低,相对来说更稳固,在进行一些需要平衡性的运动时可能更有优势。
亲切感强: 亚短腿的人身材比例一般更接近大众审美,给人亲切、可爱的感觉。
亚短腿的缺点:
显矮: 亚短腿的人腿部比例较短,视觉上会显得身材矮小。
服装搭配受限: 由于腿部比例较短,亚短腿的人在选择服装时需要更加注意搭配,才能避免显矮。
中腿的优点:
比例协调: 中腿的人身材比例较为协调,整体看起来更匀称。
可塑性强: 中腿的人腿部长度适中,在服装搭配和造型上拥有更大的可塑性。
中腿的缺点:
缺乏突出特点: 中腿的人腿身比例较为大众化,可能缺乏明显的视觉冲击力。
不同的腿身比例类型各有优缺点,每个人都应该自信地展现自己的身材特点。
腿身比例类型只是一个人体特征,并不影响个人魅力和价值。
1.--
您是否还想知道:
如何通过服装搭配来优化自己的腿身比例?
不同腿身比例类型适合哪些运动?
亚洲人和欧洲人腿身比例有什么差异?
历史上有哪些亚短腿的知名人物?
欢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观点和问!
相关文章
发表评论